最令人惋惜的两名国手!当打之年遭到抛弃,基本告别中国男篮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7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87

王哲林和孙铭徽,这两个在CBA联赛中依旧闪耀的名字,却已经从中国男篮的阵容中消失许久。尽管他们仍处于篮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,并且在联赛中保持出色表现,但自从郭士强执掌国家队教鞭后,这两位前国手就连集训资格都难以获得。

这背后的原因,不仅仅关乎竞技状态,更涉及国家队建队理念的根本转变。

中国男篮在郭士强的带领下,于2025年亚洲杯获得了亚军,这是近十年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取得的最高荣誉。经此一役,郭士强的执教理念得到了认可。

在近期接受白岩松专访时,郭士强明确提出了国家队选材的五大标准:强烈的为国效力愿望、最好的球员、最适合的球员、拼命的球员、身体状态最好的球员。

与以往主要看中球员能力和知名度不同,郭士强特别强调责任心和荣誉感。他认为,只有把国家荣誉放在首位的球员,才能激发出无穷动力。这一选人思路的改变,为理解王哲林和孙铭徽的落选提供了关键背景。

展开剩余79%

王哲林的职业生涯堪称辉煌。两次CBA常规赛MVP,曾受NBA球队关注并被选中,早早成为中国男篮常客。然而,2023年男篮世界杯的一场糟糕表现,成为他国家队生涯的转折点。

那场比赛中,王哲林多次错失必进之球,一夜之间遭到“网曝”,甚至被贴上“王老太”的标签。尽管世界杯表现不佳的并非只有他一人,但王哲林却成为唯一被彻底抛弃的球员。事实上,31岁的王哲林在上海队仍保持不错的状态,上赛季场均能贡献14.8分8篮板。他也曾表示,只要国家队需要,自己肯定义不容辞。

但郭士强更倾向于使用身体状态更好的年轻球员,如余嘉豪、焦泊乔等后起之秀。加上王哲林脚步迟缓、爆发力下降的短板在国际赛场被放大,导致他难以重返国家队。

孙铭徽的落选更让球迷不解。29岁的他刚帮助广厦队夺得CBA总冠军,上赛季场均贡献14.8分9.5助攻2.6抢断,助攻和抢断数据均居本土球员之首。国内知名解说员苏群多次表示,孙铭徽是CBA最顶级的后卫,长时间无缘国家队让人想不通。但深入分析后,原因逐渐清晰。

孙铭徽的打法需要大量球权,但近三个赛季三分命中率均低于30%,存在“高出手、低回报”的效率陷阱。在国际赛场,这一短板更为明显。

更关键的是性格因素。孙铭徽曾有多次情绪失控记录:2019年世界杯质疑杜锋的轮换安排、2025年季后赛踢飞篮球被罚款、总决赛后更衣室怒摔毛巾。这些行为与郭士强强调的“团队至上”理念格格不入。

此外,孙铭徽在2023年一条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”的微博动态,也被认为是对国家队教练的不尊重,可能断送了他的国家队之路。

郭士强放弃王哲林和孙铭徽这样的明星球员,体现了他构建国家队的新思路:不过分依赖个人能力,更注重整体体系。

这次亚洲杯上,郭士强重用了像高诗岩这样的防守型硬汉。29岁的高诗岩首次入选国家队,就成功限制住韩国和新西兰队的核心球员。这种选择反映了郭士强的选人偏好:适合体系比个人名气更重要。

同时,随着赵维伦等年轻球员的崛起,以及潜在归化球员的加入,国家队后卫线竞争更加激烈。在这种背景下,特点不明显或与体系不兼容的球员,自然面临淘汰。

男篮的更新换代也在所难免。除了王哲林和孙铭徽,周琦、张镇麟等球员也可能因伤病或状态原因逐渐淡出国家队。这是竞技体育的必然规律,也是球队新老交替的正常过程。

王哲林今年31岁,在上海队仍是内线核心;孙铭徽29岁,刚带领广厦夺得CBA总冠军。从年龄和状态看,他们本应是国家队的骨干力量。

但在郭士强的体系下,团队配合比个人能力更重要,拼劲比名气更受青睐。国家队大门似乎已对两人关闭,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更符合新教练理念的球员。

中国男篮的更新换代仍在继续。未来的道路上,可能还会有更多像王哲林和孙铭徽这样的球员,在当打之年悄然告别国家队。

发布于:江西省

上一篇:海泰科08月14日主力大幅流出
下一篇:没有了